长安网

省直网站
长安网群

14载坚守,调出乡村和谐景 ——启东市南阳镇佐鹤村调解员包仲贤二三事

发布时间: 2024-11-14 文章来源: 作者:

  “走,咱们去找包老师给评评理!”佐鹤村陆家二媳妇小曹冲着大伯和小叔子喊道。 

  包老师是启东市南阳镇佐鹤村的退休老师包仲贤,今年76岁的他,是村里的老干部调解员,也是该市首批法律明白人。数十年来,他坚持参与基层网格微治理,调解矛盾纠纷,热心法治公益课堂,为促进基层依法治理贡献力量。 

  挖清起因,兄弟阋墙用情解 

  闹别扭的陆家三兄弟找到了包老师家,七嘴八舌地说明事情原委。原来,陆家老阿婆目前在养老院生活,大儿子管着她的身份证,小儿子负责申领补助金,只有二儿子毫不知情。当他们要求老二一起承担母亲的养老费用时,老二媳妇认为,婆婆的补助金是一笔糊涂账,希望包老师介入调解,把事情搞清楚。了解情况后,包仲贤认为亲兄弟明算账,母亲的收入和支出都应该公开透明。他当场进行核对,明确老人的结余额,并释法说理进行劝解,最终促成兄弟仨和好如初。 

  “想要真正调解好一起矛盾,必须挖清起因,对症下药,这样才能不留后遗症。”在基层农村,因赡养引发的家庭纠纷常见多发,包仲贤对此颇有感悟。如今,村里只要发生大小纠纷,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包老师。村民们都说:“有他在,肯定行!” 

  主动介入,解决问题现场办 

  佐鹤村有一条长达80米的南北走向泯沟,由于两头严重堵塞,雨天降水量稍大一点,泯沟里的水便会向外溢出,浸泡部分村民的宅基,也因此引发了村民汤某和杨某的矛盾。汤某认为,是杨某把杂草扔在泯沟两头导致堵塞;而杨某认为,这是河道规划的问题。 

  包仲贤第一时间赶往现场,和村干部一起查看情况,并商量决定,东西向开挖排水沟,把西沟的水引向东沟,再引入河道,可以有效解决泯沟的堵塞问题。开工后,包仲贤只要有空便跑去工地,查看并随时帮助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。改造完成后,泯沟再没发生堵塞溢水的现象,村民们都高兴地说:“这个难题终于解决了。” 

  多年来,包仲贤走遍了佐鹤村的每个角落,广泛征集社情民意,开展普法宣传、化解矛盾纠纷,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。 

  发挥余热,义务辅导14载 

  “我这个人,就是为课堂而生的。”2010年初,佐鹤村村支书找到已经退休的包老师,请他担任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。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他欣然接受,一直坚持到现在。 

  看到村里的留守儿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谈,甚至因缺乏有效监管,而发生赌气离家出走的事。为此,包仲贤专门制定了一套“大手拉小手”法治方案,以法治与亲情为纽带,紧紧连接家长和孩子。将村里的辅导班升级为“亲子课堂”,围绕青少年成长、未成年人保护、预防校园欺凌等举办专题法治课,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。14年来,包仲贤先后为500多名农村娃开展法治教育。他说:“我将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上,为村民排忧解难,为构建和谐美好的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 

   
供稿:
责编:邵铖
【加入收藏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打印此文】
长安网